A parable of the sower
講道錄音(九月六日):
http://www.rhenish-hk.org.hk/preachrec1.html
---------------------
昨天李思敬博士來了教會講道,所論及的是撒種的比喻。
像李博士所言,撒種的比喻是說給那些撒種的人聼,而不是講我們聼了道之後的反應,因爲作什麽的土壤,並不是我們的選擇。作爲撒種的人,或是事奉者,我們要清楚知道人對於神的道所作出的不同反應。若果我們爲著一點事情就灰心,說要放棄,那只是反映出我們不明白現實,因爲耶穌一早就已經提出了實況究竟如何,就像以賽亞書所言:「你聽是要聽見,卻不明白;看是要看見,卻不曉得。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、耳朵發沉、眼睛昏迷;恐怕眼睛看見、耳朵聽見、心裏明白,回轉過來,便得醫治。」一個事奉的人,擔挑應該是輕省的,因爲只要你做你應做的,神便會負起把整件事完成的責任。保羅曾寫道:「我栽種了,亞波羅澆灌了,惟有神叫他生長。可見栽種的,算不得什麼,澆灌的,也算不得什麼;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。」身爲事奉者,我們只可以單純的信心仰望,讓神作工。若然等到結果,自然歡喜快樂;若然還沒有等到,也不需要失意。當然,前設是要做好手上的工作。
在這個時候講這個信息,不單止矯正我們的方向,最重要的是讓我清楚知道神仍然眷顧,仍然與我們説話。 在我最需要這個信息的時候,神透過講員的口來提醒督責,我就知道,神從來沒有離開過。
在主日學的時候,也提及了怎樣在理想與現實的鴻溝中堅持下去。傳道人說,若有一顆熱心去事奉,願意與主同工,哪怕最後不能如願以贘,只要在過程中更認識神眼中的自己,和明白神的心意就好了。始終,神看重我們的本性,多於我們所有的成就。
1 Comments:
Well said!
發佈留言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