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1月 23, 2008

培育

有時想,今天教會制度培育了什麽樣的人出來?

當弟兄姊妹很忙碌地參加主日學、預備事奉、不停在教會團團轉的時候,我就想,這是否我們要的基督徒生活?

教會著重信徒靈性方面的成長,如讀經、靈修等等,是無可非議的。但在成人主日學的課程當中,我卻鮮有看到一些不是關於研經的課題。這些課題確實需要有,卻不應是全部。

我有一點觀察。有些年輕的基督徒在事業上好像不太進取,因爲他在教會的事奉實在霸佔了不少時間。另外,他也無暇去參加其他組織或去當當義工。由於他為教會付出了不少心力,這一類基督徒在教會内是會被讚賞,而大家會認爲他是個好的基督徒。

在現今的社會裏作個成熟的人,我發覺有些知識是不可或缺的: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人際關係、歷史等等。我們不可能樣樣都是專家,但起碼要有一定程度的認知。在香港或加拿大,熱衷於政治的基督徒是罕有的;以現代藝術來表達信仰也不多;可能很多香港人都讀商科,對經濟也有認識,但這個科目怎樣與信仰掛勾,怎樣影響我們生活,卻是要探討的課題;至於歷史,我相信要知道自己信仰的歷史、身處地方的歷史、民族的歷史,才能明白自己責任和承載將要來的衝擊。

我亦問多一個問題:是否與道德無直接關係的事,就是與我們的信仰無關?

有一位天主教朋友與我講,如果她要找男朋友,最好當然是天主教徒,但她寧願選一個非信徒,也不會選擇基督徒。問她爲什麽?她說這些人(她的同事)一日只關心傳福音和信仰的事,不但沒有令她有好感,反而讓她對這個信仰更有所保留。這不是很悲哀嗎?這些基督徒所關心的似乎就是教會的事,甚至忽略了其他人的需要和與社會脫節。我們的視野是否過份狹窄?教會究竟作了什麽培育了這批人出來?

我們教會今天鼓勵信徒做什麽?是否只關心自己的成長(去主日學、查經班)?有没有「怎去助人成長」的訓練班?認罪代求,我們又作了多少?在事業發展與人際關係上,有多少的輔導及支持?關心他人及社會問題?

是一個怎樣的基督徒群體?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