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會的復興
有關「教會的復興」﹕這篇文章讓我反省了很多事﹐而我也寫了讀後感作為回應。
教會的復興 (香港基督門徒福音會)
啟示錄之七教會
啟2-3章
今天繼續分享啟示錄七教會的信息,主願意的話,我們日後將會一間間地看下去,更重要的是我們先要懂得怎樣看整幅圖畫,從而可以明白七教會的背後大局是甚樣的,學學其中的屬靈原則。
教會該是甚麼樣子的?教會的大前題方向該是如何?教會的異像該是甚麼?我們應該朝著甚麼方向、甚麼目標走?要是我們已是末世的教會,那麼我們應該朝著甚麼方向走呢?
上一次,我們略略讀過七教會,原來教會的光景不是美好的。從第一世紀開始,教會已經有許多失敗、有不少軟弱的地方。原來教會的光景從來就沒有好過多久。那麼,教會還有甚麼希望嗎?教會是否一定要處於失敗狀態裏?
我們也從聖經中看到,許多教會都走錯了路。就是在啟示錄裏所記的七教會,其中五間快要死亡了,面對著滅亡危機。當教會滅亡後,就不能為主發光。七教會中,只有兩間仍為主發光。若以七教會代表七個基督徒,換句話說,不是每個基督徒都能得勝成功的。可能七個基督徒,其中五個會失敗,僅有兩個才成功;按這比例,成功率實在不高。
這也給我們看到,雖有失敗的地方,仍該從失敗學個功課。如果聖經給了這些課題要我們去學,而我們不學的話,我們一定會失敗。所以,我們看見五間教會是失敗、軟弱的,甚至有一間就快死亡,但主耶穌能叫她醒過來,復興過來。所以,我們看到教會是睡著了,需要復興、需要被喚醒過來。
今天,不少教會都愛談論「復興」。但聖經裏的復興到底是怎樣的?今天我們從書本上,或聽別人講論,復興往往是指「復興聚會」。復興聚會通常招聚很多人,是否這樣便是屬靈復興呢?只是在呼人數的多少?這是否便是教會復興的答案?
聖經裏所說的復興是屬靈的復興。這類的復興才是有價值的。這也就是我上次所分享的,真正的復興是從悔改開始。
我們感到教會需要復興,需要悔改。那麼,人該如何悔改?在我上次的分享,我提到我曾要求牧師,說:「教會需要復興。」牧師答應了,在每年二月為我們按排一個復興聚會。其中一年,教會請來一個牧師,他就是張熙和牧師。那是我第一次遇見他。在那個週末裏,他講了四個信息。那次復興聚會,是與我以前所去過的非常不同。我以前所見的復興聚會一定有呼召的,但這次沒有。我與朋友聽完信息之後,卻都有著相同的感覺:「我們究竟是不是基督徒?」雖然我們已受了浸禮,並稱自己為基督徒,但我們的生命卻不太像樣。
我們該怎樣做才對?我們該如何改過呢?我們開始學習認罪。雖然沒有呼召,但聚會完了,我們不想離開。我們一班年青人,坐在那一行行的座位上討論,談得很晚。我們該怎樣呢?我們要悔改……因為時間太晚了,結果被教會的長老請走了,他不知我們這班人為何不願意離開。我們離開教會後,在車上仍然繼續談論這事。當回到家時,我們說要把所想的都寫下來,因為我們有很多事需要去改正。神在教會都做了很多工作。
所以,悔改是教會復興的起步。我們想教會復興嗎?首先是要懂得悔改。教會興旺不是指人數。如果以人數來衡量教會是否復興,你會十分失望的。因為當你看那七間教會,唯有兩間沒有被責備,唯有兩間教會發光;但從歷史角度來看,這兩間教會的人數可能是最少的。一間是士每拿教會,是受著逼迫壓力的教會:當時政府要教會崇拜政權,但這教會拒絕了,所以受到政府的逼迫,許多人受不了壓力而離開,亦有許多人被捉拿坐囚,所以教會的人數可能不多。在受苦的教會中,忠心到底、能發光的人是不多的。
另一間教會是非拉鐵非教會,主耶穌曾對這教會說:他們還有一點力量。這是甚麼意思?原來只要我們仍有一點力量,神還會鼓勵我們去強壯這股力量,所以不要少看這僅有的一點力量。還有的一點力量是指甚麼呢?可能是指是很少數目的人。為甚麼這教會得那麼少數目?可能因為這間教會是坐落在一個較為新的城市裏,環境並不理想。年青人難以到這裏來發展,想賺錢的人也不會到這裏來。何況這城市更是處於火山爆發的地帶,經常遇上地震,這裏的居民經常要疏散,時常流離失所,因此教會的人數並不太多,核心成員可能很少。但是這間教會是十分興旺的,因為這間教會忠心發光。所以說,教會的興旺是不在乎人數,而是在乎在教會中有甚麼人,有甚麼屬靈品質。我們這群基督徒是否懂得回轉?悔改呢?如果不懂的話,我們便不能發光。所以,最首要的是要懂得悔改。
我們身為基督徒的,懂不懂悔改呢?可能我們太常聽見這個字眼了,自以為太熟識不過了,但卻忙記悔改是甚麼意思。在整本啟示錄裏,「悔改」一詞共被用了12次,在2-3章中出現了8次。悔改——英文是repent,希臘文是 metanoeo (原文編號3340)。
悔改,是指一個轉捩點,改變我們的心思意念,思想、態度。你對人、對事的看法有否澈底改變?你整個人的價值觀有否澈底改變?如果你是沒有澈底改變,那麼你便從來沒有經歷真正悔改,所以,改變的意思是我們不再以自己以往的一套原則來行事為人,而是轉變過來,用神的方法來行事為人。是180度的改變。有些基督徒只改變了45或90度便以為自己改變了,其實這是不夠的,要有180度的澈底改變,才是真正的悔改。
啟示錄所講的七教會中,有5間需要悔改。我們要思想悔改到底是指甚麼。原來不悔改,也有其後果的,故此,主耶穌曾用命令式要教會悔改。第一間教會是以弗所。(「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裏墮落的,並要悔改,行起初行的事。你老不悔改,我就臨到你那裏,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。」啟2:5)以弗所教會失去了起初的愛心,需要悔改,如果不悔改,主耶穌會來到把她的燈台取去,以後不再發光了。
第二間教會別迦摩。(「所以你當悔改,若不悔改,我就臨到你那裏,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。」啟2:16)主耶穌是向著教會的基督徒講話的,如果他們不悔改,後果就是主耶穌會很快來攻擊他們。你可以想像嗎?要是神攻擊你,你後果會如何?為甚麼神要教會悔改呢?因為這是一間妥協了的教會,她向當時的異端妥協。她容忍異端教導在教會中運行,所以主耶穌要他們悔改,不可妥協。
第三間是推雅推喇教會。(「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,她郤不肯改她的淫行。看哪,我要叫她病臥在床。那些與她行淫的人,若不悔改所行的,我要叫他們同受大患難。」啟2:2122)這是一間沒有立場的教會,因為她容忍假先知,假教導,她不懂得如何去處理這些惡人。
第四間是撒狄教會。(「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,怎樣聽見的,又要遵守,並要悔改。若不警醒,我必臨到你那裏,如同賊一樣。我幾時臨到,你也決不能知道。」啟3:3)
第五間是老底嘉教會。(「我所疼愛的,我就責備管教他,所以你要發熱心,也要悔改。看哪,我站在門外叩門,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,我要進到他那裏去,我與他,他與我一同坐席。」啟3:19-20)
今天的基督徒需要熱心,熱心不是指外表上的工作,而是指要在悔改上要熱心。今天為甚麼沒有火熱的基督徒呢?是因為沒有基督徒在悔改上熱心。悔改不是講別人,不是說坐在你身旁的弟兄姊妹不長進,故他們要悔改,而是說你自已先要悔改。為甚麼教會不能復興呢?因為我們常常感到是別人出了問題,別人不長進,這麼多年來還是老樣子…… 其實,這麼多年我們都是忽冷忽熱,自己卻看不見。
主耶穌在啟示錄3:20所講的那句話,我們一般只是在傳福音給非基督徒時說的,但這句話是主耶穌對著教會和基督徒講的。因為他們已把主耶穌拋了出心外,主耶穌要在他們心外叩門。忽冷忽熱的基督徒啊,與主耶穌沒有活生生的關係,靈修也難以維持。主耶穌今天是在你生命的裏面?還是在你生命外面呢?如果你與主耶穌沒有活生生的關係,你聽到祂在外面叩門嗎?如果人把主耶穌拋了出心外,與祂沒有活生生的關係,沒有靈修,這人能否得救呢?這是不可能的,到最後主耶穌會把它吐出來,也是說與主耶穌再無關了。所以,悔改是很重要的。
悔改,不是指你未信主的爸爸、媽媽要悔改,更需要悔改的是作為基督徒的你。如果我們都認真地悔改了,家人才會跟著悔改,往往是我們難阻了他們去認識神。為此,彼得說審判是要從神的家開始(彼前4:17)。所以,我們要復興,便首先從自己開始,由自己開始悔改。
另外,還有一個問題:我們是否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去悔改呢?悔改是否可以等待延遲?悔改可否慢慢進行?我們要留意主耶穌對別迦摩教會說「所以你當悔改,若不悔改,我就快臨到你那裏,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。」啟2:16)「我就快臨到你那裏」,主耶穌也就是說:「你悔改的時間是有限的了,來日無多了。」請不要以為你永遠都有時間、機會悔改。主耶穌對撒狄教會說,祂來的時候如同賊一樣,祂甚麼時候來,你是不知道的,所以,我們並不是永遠都掌握悔改的時間機會。我們要趕快去悔改,正如一位姊妹曾說:「我們要快些去『定位』(肯定立場),因時間不多了。」
我們真的要快些悔改,如果不悔改,我們是走向死亡。想一想,如果你在開始基督徒生命時是很好的,但最後卻失喪了,豈不可惜?如果你失去起初的愛心,便當快快悔改,不要慢慢來。有一間教會撒狄教會是個掛名的教會,空有其名。聖經說如果她不悔改,在生命冊上的名子也會被除去。所以,我們不要以為受了浸便可以永遠得救。如果我們不吸取這些警告、教訓我們是會失敗的。
聖經裡的雅各是一個屬靈人,以掃是屬血氣的人,因為以掃為了滿足自己,竟為了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份賣了。因為他對屬靈的事沒有興趣,他對屬靈的光境毫不緊張。他的生命被自己的肉體捆綁著。你的生命又是否被甚麼控制著呢?(「要謹慎,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……」希12:15-17)
以掃為了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份賣了,後來想要承受父親的祝褔,竟被棄絕,雖然嚎哭切求卻得不著門路,這是你們知道的。一個基督徒可以淪落到同樣地步,沒有餘地。這裏的用詞是「被棄絕」,神會棄絕人嗎?棄絕不是說神要棄絕不信的非基督徒,這裏說祂會棄絕那些假基督徒,那些屬血氣的基督徒,如以掃那樣一個屬血氣的人。以掃沒有後悔嗎?他後來想起自己以前被肉體控制,賣了長子的名份是錯了,後來想再承受父親的祝福,屬靈的祝福,他哭著求,他沒有後悔嗎?他不認真嗎?
悔改的意思是懊悔和改變。懊悔可以令我們自憐,為所犯了的罪,要承擔很多後果、重擔、捆綁,給自己招來很多的苦楚,人們會為這些痛苦而哭泣。你曾否為得罪了神而哭泣呢?所以說,這種為了自己而哭泣的懊悔,並非真正悔改的全部。這叫我想起早些日子,我曾分享馬太25章,那些惡的僕人,他們求主,都是哀哭切齒的,但已經太遲了(太 25:30)。所以我們要有真正的悔改。
復興是需要悔改的,那麼如何去維持呢?我們要悔改,首先要看準方向,我們悔改是為著罪,向著神,使我們可以走上這條聖潔的道路。我們建立教會是要建立聖潔的教會,這便是教會的大方向。我發覺有很多人來到教會一、兩年都沒有方向,甚至四、五年後還是沒有方向。這是因為他們不願跟從教會的方向,他們就如老底嘉教會那樣忽冷忽熱。忽冷忽熱的基督徒,是沒有方向的,因為主耶穌不在他生命裏,我們需要有屬靈的方向,要主耶穌在我們生命中作王。一旦沒有主耶穌在我們裏面,我們是全無方向可言。如果不是每天與主耶穌同行,我們是沒有屬靈方向的。
我這星期靈修時在看耶利米書,在他傳道23年以來,所講的道沒有人聽從。他向當時的人傳遞神的信息:如果他們不悔改,耶路撒冷會變成廢墟。但人們不相信,他們以為自己是神的子民,神不會這樣做的;耶路撒冷是永遠存在的。神是否不會審判祂的子民?神是會的,當耶利米傳道23年以來,沒有人相信聽從他。我想這也是傳道人的擔子。我們預備了這麼多信息,不知真有多少人能聽得見?這是人的屬靈老毛病。以前不聽從的,希望當你讀完七教會後,主耶穌能對你說話,你聽祂警告,要認真悔改。凡有耳的就應當聽,因為聖靈有話對你說,如果不打開你的耳來聽,你如何能得到聖靈的澆灌呢?
讀後感﹕這篇文章原本是很長的﹐我只是輯錄了其中主要的信息。讀完之後﹐我的腦海中有幾條問題﹕
1) 教會現在的光景是怎麼樣的呢﹖是否和十年前一樣﹖還是更差﹖
2) 我們對自己屬靈生命的關注有多少呢﹖懂不懂得悔改呢﹖對自己讀經、靈修、祈禱生活是否覺得已經不需要﹖
3) 今天為甚麼沒有火熱的基督徒呢?是否像文章所寫﹐是因為沒有基督徒在悔改上熱心呢﹖
4) 我們的教會的方向究竟是怎樣呢﹖是否行錯了﹖是否只著重外表的工作而忽略了屬靈的方向﹖我們的教會是一個會被主耶穌讚許﹐還是被責備的教會呢﹖
5) 我們有沒有想過神是可以審判祂的子民(包括你和我)呢﹖神有權將以弗所教會的燈臺挪去﹐使它不再發光﹐同樣的事也可以發生在諸聖堂。
這篇文章的信息可能比較嚴厲﹐但我們確實需要悔改。像文章裡提及﹐「悔改是指一個轉捩點,改變我們的心思意念,思想、態度。改變的意思是我們不再以自己以往的一套原則來行事為人,而是轉變過來,用神的方法來行事為人。是180度的改變。」什麼是神的方法呢﹖如果我們不努力學習神的話語﹐又怎能知道祂的心意﹖
最後﹐看看主耶穌跟我們每個人說甚麼﹕「凡我所疼愛的﹐我就責備管教他﹐所以你要發熱心﹐也要悔改。看哪﹐我站在門外叩門﹐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﹐我要進到他那裡去﹐我與他﹐他與我一同坐席。」(啟3 ﹕19-20)
0 Comments:
發佈留言
<< Home